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3年度质量建设报告
72886必赢欢迎光临 72886必赢欢迎光临
2024年4月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3年度质量建设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应用心理硕士授权点地处贵州省贵阳市,培养单位为72886必赢欢迎光临。锚定建设国内一流百年医科大学的丰富内涵,通过“心理学+医学”结合、校地共育、重在实践、强化人文等理念的有机融合,初步形成了具有72886必赢欢迎光临特色的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临床与咨询、教育与发展等某一特定职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
应用心理硕士授权点于2014年获批,2015年开始招生,已招收九届研究生,共89人,目前在培43人。授权点现设有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心理咨询与治疗三个方向。目前有研究生导师23人,其中校内导师13人,外聘导师10人。校内导师具有正高职称者3人、副高职称者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校外导师具有正高职称者9人、副高职称者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具有行业经验者为100%。
二、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成果显著亮点突出
(一)聚焦特色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突出“心理学+医学”特色,立足发展需求,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之路。
1.多元生源汇聚,注入发展新活力。跨学科考生、录取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生源充足,覆盖面广。2023年招收研究生16人。且2023年10月份招收24级研究生推免生1人。
2.协同办学发力,拓展实践育人版图。本专业依托学校强大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研究生实践实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平台。发挥双导师的协同育人成效,2023年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学生6人。
3.严格质量把控,夯实培养保障体系。强化过程考核,通过阶段性实践报告、总结性实践报告、实践汇报等方式,由双导师和实践单位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位申请的必要条件。2023年开展了2020级研究生的毕业答辩,13名学生全部通过考核,顺利毕业。对2021级研究生开展了中期考核,11名学生均完成并达到考核要求,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培养。2022级研究生开展了开题答辩,16名学生参加,均已完成开题。对2023级研究生进行了专业教育,开展了应用心理学进展、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等6门专业课程。
4.育人成果丰硕,彰显专业影响力。依托心理学科专业特色及师资队伍优势,学生在学院与导师培养下发表高质量论文。2023年在校研究生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已成功发表4篇,且有同学陆续投递中。2023年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毕业生13名,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100%,其中58.33%的研究生就业于医疗机构,25%的研究生选择继续读博深造,16.66%的研究生就业于教育机构,就业质量优良。学术训练与成效。
(二)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1.德行为先,筑牢师德师风根基。通过专题会议等形式,组织导师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导师对照检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学院倡导导师关心、关爱研究生,不仅关注学业,也注重引领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赋能提升,强化导师综合素养。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议,加强导师队伍思政政治素养建设,培育时代新人。加强导师专业素养建设,鼓励不断提升学历,2名导师攻读博士学位。
3.优化配置,壮大导师人才队伍。为壮大应用心理研究生导师队伍,加强师资力量,2023年下半年新增硕士生导师2名,均为心理学教授,对学科建设具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4.科研驱动,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科研工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制定和落实有效的绩效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提高科研水平。2023年应用心理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8篇,中文核心6篇,科技核心3篇,普通期刊1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批省级项目1项。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
立足当下,本专业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双导师制下联合培养学生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双导师制有利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任教师和外聘导师的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
(二)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尚需优化,特别是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导师数量上存在不足。
(三)科研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研究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进而影响了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四)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足。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实践资源有限,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来锻炼和提升专业技能,使得学生在应用心理领域的专业技能,如心理评估、咨询会谈、个案概念化等能力的实践培养尚显薄弱。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整改措施如下:
(一)紧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研究生导师名额,为后期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
(二)不断扩增导师特别是外聘导师数量,积极吸纳高校、医疗单位中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心理学专家,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鼓励导师开展应用性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强化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的融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学院积极探索学生实践培养路径,尝试增设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和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加强与医院等行业机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