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1年度质量建设报告
72886必赢欢迎光临 72886必赢欢迎光临
2022年4月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1年度质量建设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于2014年获批成立,2015年9月正式招生。2018年,本学位点在全国“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中合格通过。目前开设三个主要招生方向(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心理咨询与治疗),共有校内外硕士生导师15人,采取校内导师+校外专家双导师制模式。建有专业实验室7个,拥有各类设备总价值300余万元,建立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司法行政机构等实践基地10余家。
二、师资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现有校内教师23人、校外兼职教师14人。校内教师具有正高职称者5人、副高职称者11人、中级职称者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45岁以下教师占比87%;校外教师具有正高职称者8人、副高职称者4人、中级职称者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具有行业经验者为100%。
三、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术,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精通心理评估、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核心专业技能,适应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临床心理评估与干预等领域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学位授予标准:学制3年,全日制。在规定学习年限内,需通过学位课程考核、教学实践与专业技能实践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学位授予基本要求:总学分不低于 30 分(含必修课程 20 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 5 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 5 学分),通过实践能力培养考核(心理咨询治疗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技能),完成学位论文且需通过答辩。培养环节包括集中课程学习、实践能力训练、毕业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学位授予严格按照《72886必赢欢迎光临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72886必赢欢迎光临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暂行规定》等相关的文件规定执行。
3.主要培养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坚持以应用型、实践型为引领,紧密围绕贵州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健康发展、人口老龄化心理危机、特殊人群心理防治干预、民众社会心理服务,瞄准大扶贫、大健康等重大发展战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彰显医学院校应用心理专业特色,紧密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4.招生选拔:严格按照学校相关工作要求做好招生选拔工作,2021年本学位点共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1人,顺利完成年度招生任务。
5.课程教学:按照培养方案要求,2021年共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心理研究方法基础与应用》、《心理测量技术与应用》、《心理统计方法与应用》、《心理诊断的理论与实务》、《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应用心理学进展》等多门,累计理论授课24学时。按时安排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11名毕业年级研究生进入学校、医院等工作岗位参加毕业实习,13名研究生结合课题研究参加见习。
6.参与学术交流: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交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共有2名研究生参加线下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累计50余人次参加各类线上学术会议、技术培训等10余次。
7.研究生论文质量:2021年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5人,论文盲审及抽查合格通过率100%、学位授予率100%。
8.学风教育:高度重视研究生职业伦理道德、学术规范及学风教育,研究生入学后统一组织开展入学教育,预防出现科学伦理道德与学术不端等问题。本年度没有出现研究生学术不端和职业道德行为。
9.学生就业发展: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5人,就业率100%,去向包括高等学校(1人,20%)、医疗卫生单位(2人,40%)、民营企业(2人,40%),总体就业质量较高、职业发展前景较好;本年在读研究生35人(2019级11人、2020级13人、2021级11人)。
四、科学研究水平
积极组织学位点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21年组织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顺利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项;教师获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4项;获批校级教改项目4项。教师与研究生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CSSCI收录论文25篇,其他期刊论文5篇。
五、国内外学术交流
积极鼓励教师及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交流及培训活动,2021年度共计选派1名教师参加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高级外语培训。此外,累计50余人次参加各类线上学术会议、技术培训等10余次。
六、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校内外师资队伍力量,聚焦主要专业方向,积极与司法行政机构(如强制隔离戒毒所、监狱等)、政府机关及社区机构(包括市区教育局、社会服务中心、阳光驿站、心理热线等)、各类学校(如高专院校、特殊学校、中小学校等)、各类医院(如综合性医院、妇幼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等)开展合作,积极从事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心理援助干预等社会心理服务。教师及研究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社会服务工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数百人次,为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举行心理讲座等10余次,参与社区居民、司法行政等人群免费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服务10余场。
七、支撑条件建设
为加强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习、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等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多家实践基地,全面涵盖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及辅导、特殊人群心理评估与干预等培养方向,实践基地覆盖面广(包括医院、学校、司法行政机关等机构),可满足本专业学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专业技能实践、专业思维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的需要。建立完善心理学实验中心,建有专业实验室7个(含基础心理实验室、心理测量实验室、儿童心理实验室、沙盘治疗实验室、个体咨询实验室、团体治疗实验室、高级认知实验室等),拥有各类实验设备总价值300余万元。
八、下一步建设举措
第一,扎实推进学科内涵建设,树牢安全意识、底线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考核监督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加强省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等申报培养,不断打造以学科领军人物、重点人才为引领的科研创新团队、人才培养团队,增强师资队伍实力。
第三,整合学科资源,大力支持以心理健康评估干预援助中心、心理学实验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为基础,积极申报建设省级重点科学研究或社会应用领域的科技支撑平台,积极申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
第四,努力推进心理学学科双一流建设工作,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资助力度,稳定支持本学位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发展。